【特别关注】双胞胎哥哥犯罪了,弟弟该怎样自证清白?-pg电子麻将胡了

民生关注
【特别关注】双胞胎哥哥犯罪了,弟弟该怎样自证清白?
阅读

同卵双胞胎常常自带神秘色彩,因为是受精卵复制为二发育成的两个个体,遗传信息也是复制而来的,所以两人会长得极其相似。

在电视剧中,同卵双胞胎哥哥是警察,弟弟则是含冤的在逃通缉犯。哥哥因为有“黑暗恐惧症”,只能在白天出没,晚上就让弟弟假冒自己去查案,而周围群众鲜有怀疑。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双胞胎其中一员走上邪路,他/她的双胞胎兄弟或者姐妹会因为认不清而背锅吗?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同卵双胞胎是否有可辨识的、稳定的、司法机构承认的差异。而在现有的身份认定技术下,同卵双胞胎是可以区分的,可采用的手段包括:dna检测(有时)、指纹、静脉血管图像、虹膜等等。


dna鉴定:技术升级中,一些案件中可区分

区分同卵双胞胎,是常规dna鉴定技术的难点。不过,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dna由一套遗传信息密码本复制而成的双胞胎,也会因密码本复制时抄错了几处(突变),造成两份基因上的微小差异。而接下来,基因突变也会在两个独立的个体身上继续出现、积累。因此,双胞胎的基因存在差异,这是dna鉴定区分双胞胎的基础,尽管这种差异比两个无血缘关系者的差异要小得多。

现实里,常用的dna身份鉴定技术,包括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等,均难以区分同卵双胞胎谁是谁。2009年,马来西亚一起汽车藏毒案中,警方逮捕了可能与之相关的双胞胎兄弟。在当地,这一罪行面临着死刑。最终证据无法指明是兄弟里的哪个藏了毒,为了避免误杀,法庭把兄弟俩都放了。

而一些更精细的基因鉴定手段,也许能彻底区分开双胞胎dna,但价格高昂。2012年末,法国马赛发生了6起强奸案,dna证据锁定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两人都声称无辜。由于警方无法确定是谁的责任,兄弟俩都被拘留了10个月。警方得知,如果要对双胞胎进行超级精密的基因测序,应该能分开两人的dna。这项测试会比较十亿个碱基对,鉴定费用在当年高达一百万欧元。此案在2015年有了新的进展,几名受害者确认侵犯者有口吃的特征,借此确定了双胞胎中的一员是犯罪者,并将他送上了法庭。

2018年4月,我国司法部公开了一例成功区分同卵双胞胎dna的案例。在这一奸杀案中,警方根据现场精斑的dna抓获嫌疑人张某,张某也交代了犯罪事实。而接下来,检察机关发现张某还有个同卵双胞胎弟弟!那么这个弟弟是否有可能参与作案?为了排除这种可能,警方对弟弟dna进行了str分型检测,发现其常染色体某处有一罕见的基因型(非样本污染造成),而哥哥的却没有,现场精斑与哥哥的一致。最终,弟弟被认为与案件无关,哥哥张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去区别同卵双胞胎。司法部指导案例指出:“同卵双胞胎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表观遗传水平(dna甲基化、乙酰化等),还体现在基因组水平(拷贝数变异、线粒体等)。”这些都可能是未来分辨双胞胎的技术方向。


指纹:可区分

虽然双胞胎的dna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他们的指纹存在肉眼可见的差异,能够区分彼此。

指纹是手指肚上隆起的纹路,能帮助灵长类动物在攀爬时延展皮肤、增大摩擦力。这些纹路形成于胎儿时期,并稳定一生,即使手指受伤,新皮也会长出同样的纹路(除非伤口太深,会形成疤痕)。

为什么双胞胎的指纹不一样呢?因为指纹形成时期,双胞胎在母体内也有不同的发育环境,血压、血氧、营养、激素水平等均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这造成指纹发育中巨大的、难以估计的随机性。在这些复杂的因素影响下,相比于脸,双胞胎两人的指纹差异好辨别得多。

指纹是传统的身份识别特征,稳定、多样且易采集,一个指纹能对应一个人。具体怎么看呢?指纹鉴定时需要确认两个样本的特征点数目,这里特征点是指纹路的起点、终点、开叉、会合等标志,当两个样本相同的特征点达到一定数目,则可确定为样本来自同一人。目前,国际上对于多少个匹配点才能认定同一身份并无定论,大部分认为8个或12个匹配点以上能被视作证据。

45231377499694467.jpg

▲图 · 指纹鉴定的一些特征:指纹的端点,即指纹纹线终止的地方(1);指纹的分叉点(2);指纹中存在的短纹,即孤立点(3)(来源:wikiwand)

指纹这么好获取,这么方便,为什么这几年存在感越来越少了呢?大概是因为,它太好获取,可造假,又处处留痕,有的痕迹还污损扭曲,所以只凭借现场指纹而把指纹主人与犯罪挂钩,有时并不可靠。


静脉图像识别:可区分

说到双胞胎,最有名的段子之一就是替考,即重大考试时,成绩好的替成绩差的上考场。在几十年前,只能靠监考老师对着身份证或准考证认脸的时代,这种违法操作似有空间。但现在,进高考考场可能不仅要查指纹,还要查更难造假的指静脉,严防替考。

指静脉,即手指上的静脉血管的形态特征。

结合图像识别和红外摄像,静脉特征识别(vein pattern analysis)是近十几年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一个人一个样儿,因此两个相同的静脉图可判断为同一身份。这一技术可用于门禁安保领域,也可用来追踪网络视频中的嫌疑犯。

可喜的是,静脉识别技术已在一些地区用于打击恋童癖犯罪。在网络流传的儿童性侵视频中,大部分侵害者不会露出面部,但经常暴露手背。英国法医人类学家苏·布莱克(sue black)致力于研究手部静脉等特征,她表示这种方法能够区分同卵双胞胎。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布莱克的团队已经协助各地警方判处了30个终身监禁。


保护你的生物识别信息

除了dna、指纹、静脉图像,虹膜和牙齿形态也是能区分双胞胎的常用特征,虽然后两者不一定会留在犯罪现场……

同卵双胞胎间也有很多不同,这是由于发育过程里无数随机性,造成了即使从同一受精卵出发,但最终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而随着技术进步、数据积累,会有越来越多的生物特征成为判断个体身份的新证据。这些证据将用来证明,“那个人”就是我。


但“那个人”真的一定是我吗?

2017年,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教授提醒,在照片中比了个剪刀手,就可能被窃取指纹信息。这些照片公开到网上,指纹或许就会被人盗用。

2021年11月14日,国家网信办在《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数据处理者“不得将人脸、步态、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作为唯一的个人身份认证方式,以强制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指纹、虹膜、面部形态等生物特征,近年逐渐在代替密码成为证明“我是我”的通行证。这些特征成为上班打卡、手机开锁、付款转账的凭据。

我们交付了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换取一些生活上的便利,但也可能打开了信息泄露的潘多拉魔盒。当我们的脸和指纹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甚至独自开始活动,那会是最恐怖的故事。

来源:果壳

作者:戴威

【往期内容】

12344【每日辟谣】飞絮会不会传播新冠病毒?易过敏人群应如何做好防护?

12343 【每日科普】中微子:神秘的“隐形人”

12342【法制视频】美容院艾灸将消费者烫伤怎么办

12341【法律讲堂】考试作弊的代价,你是否承受

12340【法制视频】代购销售商品存在欺诈怎么办

12339【法制视频】消费者购买的食品尚未食用发现该食品已过保质期怎么办?

12338【法制视频】就餐时餐馆告知顾客不得自带酒水合法吗

12337【法制视频】《“重返”案发现场》:“土皇帝”覆灭记!

12336【每日科普】空气变燃料?这项技术可能掌握了能源密码

12335【透视新科技】用空气做成的“充电宝”

12334【生活提示】您的肌肤超龄了吗?

12333【特别关注】海关科普:一文读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制度

12332【法律讲堂】夫妻一方个人财产有哪些

12331【生活提示】戒烟 别忽视了电子烟

12330【法律讲堂】保险公司退保费一般几天到

12329【每日辟谣】常喝纯净水会导致缺钙?没有必然联系

12328【健康问答】多喝水真的能治百病吗

12327【每日科普】宇宙天体的“内心”到底什么样

12326【特别关注】引力波伤人,需穿“防引力波辐射服”?

12325【每日科普】一条“肠肠的独白”

12324【特别关注】买口罩别光看颜值!只有这几种能防疫

12321【中国航天日】走近火箭腾飞幕后的航天团队

12320【中国航天日】主题宣传片《航天点亮梦想》

12319【中国航天日】2022年4月24日

12312【特别关注】面对家暴勇敢说“不” 遭遇侵权有法撑腰

12311【法律讲堂】三代旁系血亲怎么计算

12310【法律讲堂】离婚后一方不执行判决怎么办

12309【学习强国】每个涉疫典型案例都是一堂法治课

12308【以案释法】家暴,婚姻不该承受之痛

12300【健康问答】洗手液、肥皂是如何杀菌的?杀菌同时也能消毒吗?

12299【法律讲堂】个人申请专利的好处

12298【学习强国】这张暴露年龄的电视画面,竟然藏了这么多秘密……

12297

12296【每日辟谣】关于手机充电,这些说法合理吗?

12295【每日科普】三分钟动画展示人工合成淀粉全过程!

12294【法律讲堂】公司注销后还能起诉别的公司吗

12293【每日科普】食品包装里的小袋子都装了什么

12292【法律讲堂】临时车牌可以办几次,一次多久

12291【每日科普】塑料瓶、玻璃瓶、纸包装,什么饮料用什么包装有啥秘密吗?

12290【红色血脉】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成立

12288【世界读书日】4月23日

12286【每日科普】从1g到5g,旧手机里有你的回忆吗?

12285【特别关注】反诈骗app,怎么帮你识别电信诈骗?

12284【每日科普】全麻、半麻还是局麻,到底选择哪一种?

12283【以案释法】漏水致损推卸责任 释法明理赔付和解

12282

12280【世界地球日】带你太空视角“瞰”国家公园

12273【健康之路】脑疲劳,现代人的通病

12272【以案释法】交强险 三者险,出了事故,哪个先赔?

12271【每日科普】绘制银河系形成演化图 揭开尘封“成长史”

12270【以案释法】出借赌资合同无效 滥用诉权罚款五万

12269【每日辟谣】手抖就是帕金森?年轻人不会得?

12268【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 “世界地球日”主题直播即将精彩呈现

12267【生命时报】皮肤异常瘙痒或许疾病有关?

12259【生命时报】科技名词|甲状腺结节

12258【学习强国】科技名词|环境保护税

12257【生命时报】科技名词 | 带状疱疹

12256【特别关注】海关科普:如何选购进口冰箱?

12255【生命时报】困倦乏力不一定是亚健康,也有可能是致命的甲减

12254【健康之路】早春补血正是好时机

12253【生命时报】春季疱疹多发 如何预防看过来

12252【每日辟谣】吃“冷米饭”就能减肥?关于抗性淀粉,这些需要了解

12251【防疫指南】新冠病毒抗原自测怎么测?

12250【每日科普】看海洋之“芯”如何能掐会算?

12249【防疫指南】解答六大关键问题 帮您了解新冠病毒抗原自测

12243【法制视频】警惕!骗子盯上了明星粉丝群

12242【特别关注】警惕“培训贷”骗局!

12241【特别关注】国家药监局提醒:合理使用抗生素 警惕用药风险

12240【学习强国】今天,重读这些红色家书……

12239【每日科普】新型运载火箭为何选择固体动力?

12238【健康之路】谷雨养生做好这五件事

12237【学习强国】走进山间,了解谷雨的故事

12236【生命时报】漫画图解 | 关于水痘疫苗你了解多少

12235【每日科普】二十四节气之谷雨

12234【法律讲堂】试用期可以不签劳动合同、工资随便定?

12231【生命时报】喷嚏鼻涕不止怎么办?

12230【健康之路】都说春季饮食养生要增甘少酸,具体怎么吃?

12229【以案释法】醉驾又抗拒检查,是一个行为还是两个行为

12228【生命时报】或引发癌症 基因疗法“悠着点儿”

12227【健康问答】贫血,为什么有时补铁有时去铁?

12226【特别关注】判断你会得哪种病?基因检测真有这么神奇?

12225【健康问答】血友病的遗传机制是怎样的?

12224【应急科普】每日一招:如何巧妙利用保鲜应对避难生活

12222【每日辟谣】深度清洁≠抗衰,好皮肤不是“灌”出来的

12221【应急科普】每日一招:如何有效预防过敏

12220【每日科普】青藏高原从“谷地”到“世界屋脊”的秘密

12219

12205【健康问答】肿瘤和癌症是一回事吗?

12203【每日辟谣】无糖碳酸饮料更易发胖?0糖0卡0脂肪饮料更健康?

12202【特别关注】多个直播平台整治不法行为 创造和谐、健康直播环境

【每日科普】光电子让生活“大放光彩”

【特别关注】维护国家安全,你我可以这样做

【学习强国】法治主题短片:国家安全教育日

【特别关注】家庭燃气安全知识卡请收好!

【每日科普】提高催化剂寿命,能为我们省下多少钱?

【特别关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海报:五个统筹

【特别关注】新能源车无专属车险?

【每日科普】充电器不拔会耗电吗?

【每日科普】同命?说说那些名字相似的动物

【每日科普】电线怎样入海?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保密宣传公益片《保密防线》

12172【法律讲堂】什么是网络暴力?

【特别关注】《少年的你》校园霸凌是如何将一个人逼入

【学习强国】如何防止孩子遭受校园霸凌?

【特别关注】水军黑手伸向初中生,网络霸凌怎敢如此嚣张

【特别关注】对网络侵犯公民人格权坚决说不

【每日科普】深地科学:透视地球的“金钥匙”

【每日科普】你知道“太空小屋”里曾做过哪些有趣的实

【每日科普】海鲜为何如此鲜美?

【每日科普】九曲黄河的流域分界标志,为何是这些地方?

【特别关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学习强国】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特别关注】为老年人守好网络安全

【学习强国】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特别关注】打击“套牌种子”,为种业创新者撑腰打气

【每日辟谣】“0元学”还能高薪就业?当心“营养师培训

【特别关注】宽严相济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

【特别关注】织密老年人权益司法保护网

【每日辟谣】用“元宇宙”概念“割韭菜” 套路该被看

【每日辟谣】自制酸泡菜安全吗?油炸方便面会致癌吗?

【每日科普】动画:一只穿山甲能保护17公顷的森林

【每日科普】春季从什么时候开始?

12057【法律讲堂】漫说民法典:诽谤他人犯法★★★★★

12056【法律讲堂】如何起诉同事诽谤★★★★★

12055【法史故事】中国古代法治小故事之廷尉罚金

12054【法史故事】古代中国的缓狱法

12053【法史故事】缇萦救父

12035【法史故事】《旧唐书·刑法志》正当防卫

12034【法史故事】“杖一百、徒三年”,一份判牍可救两家人!

12026【法制视频】为躲避危险而引发危险 到底谁负责?

12023 【法制视频】电信诈骗套路多,防骗普法来一拨

12022 【法制视频】微视频:《都是诈骗》 

12021 【法制视频】普法微电影:《房老板的陷阱》

12020 【法制视频】“错哥”普法剧:一氧化碳中毒篇 

12019 【法制视频】“错哥”普法剧:消防控制室“假人”值班 

12017【法制视频】普法微剧场:“学长”的邀请 你千万别点开

12002【以案释法】网上充值购买虚拟树苗种植 一年可返8倍于现金的收益?

12001

12000

11999

11993【法史故事】从季羔办案说起

【法史故事】《洗冤集录》的问世:宋代类书编纂之功

【法史故事】清正忠义颜真卿

【法史故事】耳听其辞,目察其色

【法史故事】居官以洁其务

【法史故事】命案中的隐情:清代“拒奸勿论”案件再探

【法史故事】古人规制滥诉“九法”

【法史故事】古代爆发传染病,古人是如何应对的?

【以案释法】中专学历冒充硕士入职5个月,公司能告员工退钱吗?

【法史故事】“连坐”制度的渊源    ★★★

【以案释法】丈夫博士毕业想离婚,妻子要求家务补偿!判了

【法史故事】法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以案释法】隔离期间被辞退,法院这么判!

【法史故事】京剧《四进士》的启示

【法史故事】古人的断案手段

【法史故事】用怀疑的眼光看证据

【法史故事】从张释之办案说起

【法史故事】同济法科档案的独特价值

【法史故事】解决财产纠纷的古代幽默判词

【法史故事】林冲休妻的事实与法律

【法史故事】纠察在京刑狱司如何行使“纠察权”

【法史故事】玉玺漂流记:天命权力证书的起与落

【法史故事】略说武松的法律意识缺陷

【法史故事】汉代儒学复兴与儒法融合

【法史故事】明朝反贪制度的特点

【法史故事】婚书礼法志:并不浪漫的婚姻契约论

【法史故事】宋代的基层司法检验官群体

【法史故事】汉书中的司法智慧

【法史故事】务本判牍定传世

【法史故事】醉打金枝

【法律讲堂】比勘法在南宋田宅争讼审理中的运用

【法史故事】褚遂良买房案 明显不合理低价的合同

【法史故事】《茶馆》里的“调解”

【法史故事】从《论语》看古代对执法者的规范

11762【法史故事】从“张汤审鼠”看汉代刑事诉讼程序

11748【法史故事】从三则案例看古代的经义断狱

11745【法史故事】易放难收:晚清央地法权之争——以就地正法为例

11735【法史故事】明清时期“诉源治理”管窥

11725【法史故事】田豫拒礼

【法史故事】从彭学沛弃妻案谈旧上海的名人官司

【法史故事】从《清明集》的两案看南宋判官对证据制度

【法史故事】从包拯审献棒分财案说起

【法史故事】三秦古碑颂清风

【法史故事】冲突与协调:近代中国传染病防控执法中的逻辑张力

【法史故事】清代命案检验的制度反思

【法史故事】不可先定后审

【法史故事】明清时期讼师与现代律师的异同

【法史故事】古从事奇计破案

【法史故事】北宋时期的司法考试

【法史故事】海丝应无恙:明清海事司法保障中外贸易的实证研究

【法史故事】李白流放夜郎案

【法史故事】中国古代的通缉令

【法史故事】唐代刑事强制措施违法的司法官责任

【法史故事】北宋初年是如何惩治贪官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pg


凡本平台发布的内容,pg电子游戏官网入口的版权均属于滦南融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已经本台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滦南融媒。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台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篇文章很值
赞赏激励一下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